欢迎您访问衡阳智慧党建!

祁东县洪桥街道:用心做好村(社区)后备干部“选苗、墩苗、用苗”文章

来源 祁东县委组织部
添加时间 2025-03-20

“彭大爷,您找不到位置的话我陪您一起去银行补办银行卡,好让您早点领到离任村干部补贴”。近日,在白云社区后备干部小李的帮助下,80多岁的退休村干部彭大爷终于领到了离任村干部补贴,成为洪桥街道村级后备干部在“实践”课堂的一个缩影。

为有效破解村(社区)“两委”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一年来,祁东县洪桥街道用心做好“选苗、墩苗、用苗”文章,着力锻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

精准“选苗”,建好储备“蓄水池”。强化部署推动。洪桥街道4次召开党工委会议安排调度后备干部储备工作,明确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抓、组织委员专门抓,其他班子成员配合抓,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联村(社区)干部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具体抓的分工包抓责任体系,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强化调研摸底。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村(社区)后备干部配备情况进行全覆盖调研,带动25名联村(社区)干部走村入户,全面准确掌握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两委”班子运转、后备干部储备等情况,做到社情民意、思想动态、班子现状、影响因素、意向人选“五个清楚”。强化选优配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从片组邻“三长”、党员“创客”、党员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群体中推选村(社区)后备干部32名。储备人选平均年龄33.6岁,30岁及以下人员12人,占比37.5%;大专及以上学历18人,占比56.25%。相较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储备人选呈现年龄学历结构“双优化”。

精心“墩苗”,施好培育“复合肥”。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按照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双提升”的思路,制定村(社区)后备干部培训计划,以专题党课、实地参观等形式,结合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乡村振兴等内容开展教育培训2次,切实提升了后备干部村务工作水平。建立联系帮带制度。充分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3+1”结对帮带机制,即每名后备干部由1名党政班子成员、1名联村(社区)干部、1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联系帮带,结成帮带关系32对。围绕政策理论、群众工作、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及时给帮带对象压担子、出点子,引导其在工作中快速熟悉村情事务、掌握业务技能、打牢群众基础。建立谈心谈话制度。采取“个人找谈+组织请谈”方式,村(社区)后备干部可自行向街道党政班子成员提出谈话意愿,各联点党政班子成员也可及时邀请后备干部开展谈心谈话。通过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后备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思想、工作困难,推动后备干部向组织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成为常态。

精巧“用苗”,树好干事“风向标”。坚持一线导向。在集体经济发展主战场、服务帮助群众最前沿、化解矛盾纠纷第一线培养锻炼村(社区)后备干部,把评判后备干部表现的考场搬到工作现场,近距离、多维度、全方位考察识别。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组织后备干部参与实践活动3次,帮助后备干部开阔视野、增强本领。坚持群众导向。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将村(社区)后备干部纳入“红祁岗哨”网格员管理,结合“片组邻+红祁岗哨”工作机制,结对联系帮扶群众96户,推动后备干部进组入户,帮助解决群众“微问题”166次,获得群众一致好评。坚持实绩导向。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动态管理信息库,坚持“一人一档”,按照“能进能出、适时调整”原则做好动态跟踪管理。坚持“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通过座谈交流、述职测评等方式,从展现的工作实绩中了解掌握后备干部工作能力、服务意识等各方面表现,从而对后备干部进行精准考评。一年来街道共将7名表现优秀、能力突出的后备干部补选至村(社区)“两委”班子。

浏览量:
  • 热点排行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