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来,衡阳市珠晖区东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探索“五员五共”做实“三长制”工作,推动655名邻长常态化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联系服务8790户家庭,提供“微服务”4697件,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发挥“五员”作用,在“用活”上下功夫。明确“三长”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着力破解治理难题。一是善用“小喇叭”,当好政策“宣传员”。利用“屋场夜话”“居民议事厅”“里巷广场”等做好政策宣传工作。近期开展学习宣讲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11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土方言”,向群众讲解政策、释疑解惑,真正做到把政策讲透讲深讲明白,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巧解“小困难”,当好民情“收集员”。充分利用敲门行动、走家串户、串门聊天等方式,主动对群众多访多问。及时把收集到的各类零散信息寻找共同点,整理总结后形成“议题”提交给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力求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响。共走访民情信息3747人次,收集反馈信息980条,解决群众困难问题685个。三是化解“小矛盾”,当好纠纷“调解员”。紧扣防范、排查、化解三个环节,及时掌握联系区域内人员的矛盾纠纷情况,及时介入和调解居民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发挥“润滑剂”作用,当好邻里“和事佬”,把矛盾化解在社区,让纠纷消弭于萌芽,维护辖区和谐。全街“三长”共调解矛盾纠纷756件,调解成功率达98.7%。四是整治“小陋习”,当好文明“引导员”。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带头遵守居规公约、楼栋公约,抵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在全街营造崇德向善、积极向上的清风正气。组织27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宣传活动126次,受教育党员群众达5660余人次。五是消除“小隐患”,当好安全“防护员”。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于大意。通过走访摸排全面掌握联户群众和所在区域存在的自然灾害隐患、安全生产隐患等,及时介入、上报,主动做好隐患整改上报消除等工作。共检查坐落单位、商家企业487家,发现隐患113多处,现场整改98处,真正做到隐患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消除,确保全街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
推行“五共”管理,在“育强”上下功夫。切实发挥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五共”模式,积极探索实施“三长”制的新经验、新方法。一是组织共建,激发核心力。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联动辖区共建共驻单位,实现“党建工作同谋划、党建服务同开展、党建阵地同分享”。全街按照同组、邻近原则,5个社区共选拔出片长45名、组长117名、邻长655名。二是身份共亮,迸发新活力。由社区党组织给“三长”发放工作牌和委任证书,并通过公开公示等方式,将“三长”的姓名、电话、服务区域在每个楼道显眼位置进行公示,让居民了解“三长”身份和职责,增强“三长”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三是积分共管,增强服务力。推行积分管理,进一步激发“三长”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每季度对“三长”工作表现进行积分量化考核,积分成为“三长”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四是奖惩共行,增强向心力。树立奖优罚劣的良好导向,社区党组织每月对“三长”工作进行点评,每季度对表现优秀的“三长”进行表彰,每年对“三长”工作进行总结讲评,评选年度“三长”工作优秀个人。对服务意识不强、能力素质不优、群众认可度不高的对象及时调整“三长”队伍。今年上半年,共评选出优秀组长17名,优秀邻长60名。五是小区共治,提高凝聚力。充分发挥“三长”骨干作用,切实运用“里巷工作法”,引导坐落单位、联点单位、志愿服务队、社会公益力量等参与小区治理服务,引导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区治理格局。
健全“四项”机制,在“管好”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大力推动“三长”机制创新。一是健全选拔机制。创设“比武擂台”,综合采用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组织任命等方式决选出“代言人”。二是强化管理机制。借鉴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模式,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代表们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表现,量化为学习积分、履职积分,督促代表认真履职,切实调动和激发“三长”工作积极性。三是完善培训机制。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培训,紧密结合街、社区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新任就职培训41次,培训“三长”1121人次,确保“三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四是建立评议机制。坚持典型引路,开展“三长讲给三长听”活动,采取适当方式每年组织片长、组长、邻长进行1次公开述职,向居民代表、党员报告履职情况,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对其进行点评,居民进行测评,晒成绩、讲经验、谈打算,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推介宣传,对工作滞后的及时抓好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