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渠道通了,我心里这颗大石头总算落地。”望着田间顺畅流淌的渠水,香花村烟冲组村民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受今年多发暴雨天气影响,组内新修建的高标准农田排灌渠道在强降雨的冲刷下出现涵洞堵塞、渠水倒灌的现象。镇联点领导与村干部发现情况后,紧急组织人员疏通被堵渠道,加装涵洞堵头,及时挽救了周边农户近200亩秧苗。
近年来,谭子山镇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始终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围绕道路建设、农村水利设施完善、电网改造、饮水安全等重点领域,统筹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将发展成果切实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福祉。
“护栏”更“护心”,读懂车水马龙中的平安期许,时时兜牢民生底线。谭子山镇境内,G322国道如一条动脉穿行而过,衡永高速正式通车后,镇域交通“内畅外联”的优势愈发凸显,但随之而来的交通风险也急剧上升,车辆随意掉头、压线超车及行人横穿马路等行为不时出现,上下学、赶集高峰期的安全隐患成为群众的“心头忧”。为切实保障群众走得稳、行得安,谭子山镇党委政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统筹开展村组路基加固、桥梁修复、街道隔离栏安装等道路改造,织密安全出行网。今年6月,镇党委牵头筹措资金,实施街道隔离栏安装项目,通过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警示和强制对向机动车分道行驶,在沿线学校、农贸市场、商铺密集区预留通道缺口,规范行人过街路径。“自从装了防护栏,这路上的大货车和汽车都不抢着超车了,车速也慢了不少,接送孩子踏实多了。”水莲社区居民的感慨,道出了沿线群众的共同心声。如今,这道总长2.8千米的雪白隔离栏从六塘路口延伸至原谭茅路口,不仅让国道面貌焕然一新,更成为守护群众出行安全的“防护墙”。
“通路”更“通福”,读懂村落农院间的急难愁盼,事事增进民生福祉。今年以来,谭子山镇积极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进村组院落与群众唠家常、听心声,推动解决自来水管道安装、道路修缮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坚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实处。“以前这条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骑车有时都得推着走,更别说拉菜出去卖了。”炮公村王角组的通组路曾是典型的急难愁盼问题,这条长600余米、关乎160余人的道路在今年4月前还是坡陡路滑、晴通雨阻,不仅困住了村民的脚步,更卡住了村组发展的“脖子”。精准“把脉”群众诉求后,镇村两级干部迅速行动,一次次到组里走访调研、征求意见,将王角组道路硬化工程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推进项目实施,最终通过组民集资与争取资金,于五一假期成功完成硬化。现在的王角组道路平坦无阻,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的“行路难”问题,更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村组发展产业、村民增收致富铺好“快车道”。
“兴塘”更“兴农”,读懂田畴沃野中的发展渴望,处处点亮民生希望。守护群众“粮袋子”、稳住农业“基本盘”始终是谭子山镇抓民生、促发展的重要落脚点,聚焦农田灌溉、水利保障等需求,镇党委政府推动电排低压改造、水塘清淤护砌等民生项目,用实打实的举措为乡村发展筑牢根基、托稳底盘。乐嘉村甘家组的白皂竹大塘因年久失修,塘底淤积严重,坝体多处开裂,蓄水能力大幅下降,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接到村民反映的问题,村支“两委”立即召集村民代表研究解决方案,并上报至镇党委政府以寻求支持。“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必须尽快解决水塘修缮问题,保障村民的生产生活!”镇联点领导了解情况后,高度重视,多次前往水塘实地勘察,与相关部门人员共商修缮方案,通过请求上级支持和村民自筹等方式筹集资金,严选专业挖机队伍负责清淤处理和坝体修砌。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白皂竹大塘修缮工程于7月顺利完工,塘底干净平整,坝体坚固完好,既能满足组内农田的日常灌溉需求,又起到一定的防洪调蓄作用,切实便利了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
一段水渠的紧急疏通、一路护栏的规范安装、一条通组公路的硬化升级、一个水塘的清淤护砌,每一件民生实事的落地,都映照着谭子山镇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坚定身影。截至目前,谭子山镇民生实事项目中,已有五项竣工投入使用,其余项目正稳步序时推进。下一步,谭子山镇将始终锚定“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根本目标,排定“时间表”,画好“路线图”,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更多群众期盼的实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