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宁市烟洲镇把村“两委”班子换届作为夯实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坚持早谋划、早准备、早着手,做好做实“上、下、连”三篇文章,为下一轮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实“上”的文章,打造振兴“生力军”。为做好新一轮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烟洲镇在“上”字上下足了功夫。一是明确选人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做到内部培养与外部回引相结合,重点从临聘干部、片组邻“三长”、本土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群体中择优选育后备力量,不断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活力。二是拓宽选人渠道。组建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专班,由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领联点干部深入村组对所在村(社区)所有组长、离退休干部、老党员及在外知名人士进行走访调研和宣传动员,听取其对后备力量人选的推荐意见,及时对后备力量人选进行“复盘”和补充,真正把愿意留在农村、扎根基层、甘于奉献、苦干实干的优秀人才选上来。三是搭建育人平台。精准实施村级后备力量“老带新”传帮带培养机制,坚持边培养边使用,由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一对一进行培养。根据其实际情况和技能特长,安排其在村内项目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民生实事办理等乡村振兴实战练兵场中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在新一轮村“两委”换届调整时,优先从德才兼备、群众认可的村级后备力量中进行选拔,真正做到让能者上、强者上、贤者上,实现从“蓄水池”到“主战场”的无缝衔接。
做实“下”的文章,激活队伍“助推器”。在认真做好选贤任能工作的同时,镇党委高度重视离任村干部工作,通过思想疏导、政策关怀、平台搭建等一系列举措着力解决离任村干部后顾之忧。一是抓思想疏导促安心。针对部分村干部因即将离任导致工作热情减退、出现思想包袱等问题,镇党委从思想疏导入手,通过面对面交流谈心,充分肯定其任职期内的工作成绩,认真听取其对本村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其认识到村干部新老交替的必要性。同时鼓励即将离任的村干部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主动向村级年轻后备力量分享其在农村工作中“摸爬滚打”得出的好经验、好方法,推动新老干部之间稳定“接力”。二是抓政策关怀促暖心。建立离任村干部信息动态管理台账,落实好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发放工作。定期开展座谈交流、志愿服务等活动,并在“七一”、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在岗期间作出贡献、生活困难或年老体弱的离任村干部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三是抓平台搭建促连心。充分发挥离任村干部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扎实等优势,动员其主动担任村民小组长、网格员,鼓励其利用自身优势继续发挥余热,当好民生“监督员”、纠纷“调解员”、信息“收集员”和政策“宣传员”。不定期举办屋场恳谈会、座谈会等,邀请离任村干部现身说法,分享工作心得,参与讨论村内重大经济、民生事项决策项目,推动离任村干部离有所慰、离有所依、离有所为,实现新老接力共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做实“连”的文章,把稳换届“方向盘”。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保障换届后新、老班子的工作交接顺利开展,镇党委全面启动2025年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结合镇实际制定《烟洲镇2025年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实施方案》,对辖区内18个村(社区)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体检。结合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此次审计重点针对本届村“两委”任职期间的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及专业项目管理情况、村级债权、债务情况、村级民主决策情况等方面,采取村级自查与镇级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镇经管站及审计人员通过查阅账册凭证、台账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对账本账册进行逐一核查,对往来账目逐项审计,确保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清晰可查,切实做到账实相符、收支相符。同时,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村(社区)对接、核实,对账目不清、账务不明、群众反响较大的问题,坚持边审边改、立行立改,建立整改台账,限期整改落实。审计结束后,逐村形成清查审计结果报告,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向村民代表会议公布,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真正做到向群众交出一本“明白账”,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将清查审计结果作为新一轮村(社区)换届“两委”人选把关的重要依据,防止村干部带病上岗,切实做到“让村官清白、让百姓明白”,确保换届“交接棒”顺利传递。(文/肖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