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宁市官岭镇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发展农业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科技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持续选优配强农业致富带头人,绘就了一幅“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的乡村和美画卷。
“党建”引领,破除“单打独斗”的“旧模式”。官岭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对于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农业发展主战场,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共赢”。一是党员带头示范。各村(社区)号召党员致富带头人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将村民群众有效组织起来,帮助和带动村民群众增收。锡盆村党员致富带头人郭卫恒团结带领村上的群众一起大搞产业发展,2024年共计种植600余亩棉花,带动了村(居)民在家门口就业。二是发挥组织优势。各村(社区)党组织积极领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社区)集体以土地、资金、资产等入股,群众以劳动力、土地、资金等量化成股金入股,充分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结合起来。官岭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500余亩,带领村民种植水稻1200余亩。三是共建合作联盟。针对农业发展“单打独斗”的难题,由党组织牵头成立“合作社联盟”,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充分发挥能力互补、生产同步和技术共进的作用。官岭镇党委领导各村(社区)合作社成立联盟,共同实施碳汇项目,参与碳排放交易,实现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转变。
“科技”赋能,栽下“强农富农”的“摇钱树”。近年来,官岭镇坚持科技兴农、强农、富农战略,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以科技赋能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镇农业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繁荣景象。一是建设示范基地。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建设早稻育秧示范基地,吸引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进来,打造千亩早稻种植示范片,有效解决了农户育秧难、育秧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早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推广智慧农业。各村(社区)积极利用“数字乡村”云信息平台,大力推进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广农业无人机等先进的农机设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三是利用电商平台。出台《官岭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五年行动计划(2025-2029年)》等政策文件,引入电商服务等新业态,培育“传播”人才。双溪村党总支书记奉桂花在电商助农直播间积极推介本村的茶树菇产品,打开了农产品的销路。
“贤能”广聚,配强“百舸争流”的“带头人”。官岭镇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的发展理念,做好“储才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留才”文章,推动农业产业不断向前发展。一是培育本土人才。官岭镇积极贯彻落实湖南省委组织部开展“田间课堂”活动的要求,组织推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参观学习。岩门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种粮大户刘显华前往衡阳县西渡镇“田间课堂”学习药材种植技术,为本村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找准方向。二是引进异地人才。官岭镇在衡阳市科技特派员选派计划的支持下引进一批科技特派员到村(社区)工作。科技特派员利用专业技术,解决了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带动了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富贵村科技特派员针对村内油茶种植、防虫和采摘方面遇到的问题给予专业性的帮助,促进了村内油茶产业的发展。三是鼓励乡贤返乡。引导和鼓励在外乡贤返乡投资兴业,助力官岭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官岭镇组织召开“话桑梓、谋发展”乡贤座谈会,二十余名官岭籍乡贤齐聚一堂,共话桑梓,共叙乡情,共谋发展。石龙村乡贤张家田舍弃了大城市的优渥环境和发展前途后毅然返乡,利用自媒体平台创办熟食土猪肉品牌,大力宣传农产品,推动了绿色养殖产业的发展。(文/全文 孟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