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燕娇,1986年出生在衡南县茅市镇齐天庙村,今年是任齐天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我三十有六而立过半的年头。灼灼韶华,风禾尽起,五年来,从不被信任,到为村民办成一件件大事、办好一件件实事,到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我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了民心。
齐天庙村处于衡南县的较偏远地区,交通闭塞。前些年政府修建的通村公路,因各种原因,未经过齐天庙村民聚居的各村小组,而是半路从邻近的井冲村接入,村民出行很不方便。村民只能穿过泥泞不堪的土路出门,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几年前刚被选入村“两委”班子的我还青涩懵懂,但我仍笃定: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这条路必须修!
修路,成了我上任后为村民干的第一件大事。
可是这话说的容易,做起来就难了。齐天庙村通村公路没有进组,要想修通连接各村民小组的水泥路,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村里根本承担不了。
“这条路喊了几十年都没修成,你一个二三十岁的小丫头肯定不行。”村民起初很不看好修路这个计划,“修路岂能是说修就能修好的?”“不要异想天开了,老支书都办不成的事,这么硬的骨头,就不信你能啃下来!”可能是以前村里给村民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却一次次破灭,修路这件事,也成了村民心中的一根刺,他们不相信像我这样如此年轻的女同志能够干好这个事!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作为村里新上任的班子成员,我向村里承诺:修不好这条路,下届主动辞职!为了筹集资金,我带头捐资,并动员家属和亲属率先出资。同时,自己跑上跑下,还请在外地工作的哥哥帮忙协调各方资源,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我也充分发挥自己的大专文化和操作电脑软件等优势,打字、绘制路线图,给县里有关部门递交报告,三天两头跑县交通局汇报进展、争取支持。
修路的日子,我几乎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村民都叹服:“新选上的王支书,别看是女同志,还真是实在、实干,不是来图虚名的”。
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修通了贯穿各村小组聚居区的2公里多长的水泥路,解决了几十年没能解决的出行难题。
行动往往胜过千言万语。不久,我又干了一件事——新建村部。新建后的村部面貌焕然一新,我从县里争取支持,在村部安装了健身器材,让村民有了锻炼健身的场所。此外,针对村里电网老化问题,还上报了村农网改造计划,且已圆满解决。
基层的日子是艰苦的,愿意留在基层为民服务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有人问:为什么在你大好的青春年华里不出去闯一闯,反而要窝在这个小地方浪费青春?我笑着说:能在我最青春的时候靠我的能力帮助生我养我的家乡,就是实现我人生价值最好的方式,我无怨无悔。
“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我始终坚信:沉下身来、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当好人民的好公仆,我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扛下一名党员干部应该要抗下的责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始终坚持这一点,走好群众路线,心怀群众,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无论是防汛抗旱、还是森林防火,村里哪里需要我,我就出现在哪里。
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我将下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带领全村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继续以无畏的拼搏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奋勇争先、担当作为,不负韶华、不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