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作为技工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就是要以史为鉴,把从党史中汲取的养分转化为“强国有我”的信念和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技工教育,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助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技工教育,惟有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坚持党对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可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技工教育的一个前提条件。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只有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保证践行“强国有我”奋斗目标的正确性。一直以来,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历届领导带领全院师生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党建与学院教育事业融合发展,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在学院有效贯彻落实的同时,实现了党建工作对其他各项工作的引领和促进。实践证明,坚持党对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抓好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首要政治前提和根本政治保证,也是践行“强国有我”正确奋斗方向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
二、办好人民满意的技工教育,继续坚持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职业教育自诞生以来,就深深地熔融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历程之中,紧跟党的步伐,在践行“强国有我”的担当中,通过为党育人服务于党在各历史阶段的发展之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技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训练各种专门人才服务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技工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培养大量的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才服务工农、服务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技工教育的主要任务则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当然,各时期技工教育主要任务的实现,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对“强国有我”信念的践行。可见,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技工教育就要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立足并服务国家发展、社会发展、衡阳本地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践行“强国有我”的信念。衡阳技师学院一直坚持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办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服务国家发展需要的教育。五年内学院共安排15000多名毕业生顶岗实习,平均就业率为98.3%、就业对口率为 94%;服务当地经济贡献能力进一步凸显。
三、办好人民满意的技工教育,大力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格局
1866年,为了培养造船修船的技术工人,旨在培养造船、驾驶人才的船政学堂应用而生,1868年,学堂增设“艺圃”,中国第一所技工学校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技工教育继续坚持了校企一体,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产业、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特色。校企一体是技工教育的DNA。技工教育校企一体的基因属性及办学主体的多元性,要求我们必须与企业联姻,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格局。学院与6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校企合作企业个数已达到45家,深度合作企业30家,签订新型学徒制试点专业数已增至17个,形成了校企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格局。但要紧密对接市场发展需求,走内涵发展道路,校企协同育人格局还需更深入更广泛的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衡阳技师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要以史为鉴,以“强国有我”的信念和担当,不断进取,开创未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技工教育。(衡阳技师学院党委书记 何东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