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发展路径。祁东县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面落实区域中心化建设要求,坚定高质量发展之路,抓牢基层、夯实基础,抬高坐标、提升格局,突出重点、突破瓶颈,提高质效、创先争优,全面打好“发展六仗”,奋力建设全省经济强县,走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知责明责中抓牢基层、夯实基础。突出政治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加强干部能力建设,扎实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和全覆盖培训。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深入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推动政治建设考察向纵深发展。持续落实省委“1+5”文件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创新加强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深入推进“红”祁岗哨、社区物业党建物联、村(居)民代表等工作。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巩固拓展传统领域党建工作优势,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全面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人才服务体系。突出考核评价,规范选贤任能。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切实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和改进公务员工作,把纠治“四风”作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的重要内容,全面从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突出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完善干部待遇保障和关怀激励措施,巩固公务员职级晋升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晋升实施成果,提高较高职级职数使用率,提高村干部待遇水平。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落实容错纠错,激励党员干部敢闯敢干。
在解放思想中抬高坐标、提升格局。确定更高的发展目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目标定得不高,过于平庸,自身就没有压力。坚持跳出祁东看祁东、站位全国看祁东,将目标定得更高,与强者争,与能者拼。坚持把祁东建设全省经济强县的目标放在一类县市中定位,放在全省十强、二十强县来定位,以更高的奋斗目标,统一思想行动、凝聚智慧力量。构建更高的发展格局。立足衡阳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经济带”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构建“东拓南扩西延”中心城区发展格局和“一主一次、两轴两核、四片区”发展目标,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全面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当好排头兵、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争先进位。落实更高的发展标准。以更高标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标新发展理念,对标“发展六仗”部署,摒弃粗放发展老路,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新化,提高县域产业层次和水平。
在落实要求中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抓好“五好”园区建设。紧盯园区“实力明显增强、形象明显提升、位置明显前移”的目标,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园区扁平化、垂直化运营管理,抓实园区赋权改革和绩效管理改革,打造产业承接、创新孵化、综合物流、金融服务、服务监管五个平台,加快要素保障和产业导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抓好重大项目推进。抓好项目前期工作,聚力新建项目规划、用地、立项、环评等前期手续办理,推动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建设。坚持目标管理、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强化工作协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升实物工作量,力促项目快建设、早竣工、早投运。推动重大项目“五制一平台”落实落细,实体化运行县投资决策委员会、规划设计委员会、工程变更委员会,推动政府投资和工程建设领域的规范化、制度化。抓好改革创新。建立完善职能转变到位、政府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抓好干部队伍管理改革,激发干部管理活力。突出抓好社会治理领域改革,创新完善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体系。抓好营商环境优化。在人、干部、口碑、社会风气等关键处下大力气,深化“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做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六个一”工作,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九严禁”,深入开展“优化干部作风”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好民生实事保障。深化推进城乡“四个一体化”(环卫一体化、供水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突出解决自建房、公租房(廉租房)、延交房、安置房“四房”问题,突出解决学位、床位、车位、厕位、工位“五位”问题,突出解决“一老、一小、一困、一残”四个特殊群体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发挥乡村车间、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就业渠道作用,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抓好重大风险防范。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突出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房地产领域风险等领域的风险防控。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坚决守住债务风险底线。深入开展涉众型金融领域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扎实做好“保交楼”“交房即交证”等工作,推动房地产业逐步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化反电诈、禁毒、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三项重点工作”攻坚,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在比学赶超中提高质效、创先争优。坚持抢抓机遇。进入后疫情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发展打出了一系列决策“组合拳”,出台了一系列加大财政支出、加大专项债投入、推动财力下沉、减税降税的举措,积极抢抓发展的机遇、政策的机遇,推动全县更多重点项目获得政策支持。坚持释放优势。充分发挥祁东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五个十万”农业的特色优势、园区发展的潜在优势、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和百万人口大县的特殊资源优势,不断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新潜力、寻求新突破。坚持创先争优。围绕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强县,强化考评、通报和表彰奖励,坚持在发展的一线识别考察干部,大力营造奋勇争先、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