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衡阳智慧党建!

非凡十年 雄鹰衡东丨农业篇

来源 衡东县委组织部
添加时间

十年星移斗转,十年乡村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生态高效农业和特色种养业,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支持黄贡椒、油茶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大产业基地,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好一批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扶持一批大棚蔬菜、特色水果,构建区域性“一乡一特”“一区一品”格局。全县各地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铿锵有力。

十年来,我县狠抓粮食生产、特色种养、乡村振兴等工作,我县获得了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全国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省优秀生猪规模场监测县和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荣桓镇南湾村获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三樟镇林岭村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今年53岁的罗湘桂,是洣水镇采霞村一位任劳任怨、忠厚老实的农民。从2009年至今,以罗湘桂为主要成员的专业合作社已推广示范水稻新品种新技术39个(项),带领本村种田能手一起承包了全村216亩无人耕种的农田,并种植了85%以上的双季水稻。为此,《湖南农业》杂志2012年进行了专门的宣传报道,并将罗湘桂的做法称赞为“富塘模式”。近三年,他一共完成集中育秧面积达12000多亩,生产粮食累计达28900多吨,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6000余亩,每年安排农村留守在家的劳动力达到80多人,近三年来完成国家贮备粮计划任务6100多吨,每年平均利润达到了60余万元,并带动本村留守在家的人员年人均增加收入12000元以上。

“我们现在种田主要以科学为主,我们全程机械化作业,从育秧、播种、插田、抛田、翻耕、收割、烘干和运输是一条龙服务。”湖南省十佳农民罗湘桂说。

十年来,衡东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单一经营走向综合经营和立体经营,衡东县始终坚持走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施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循环农业、品牌农业战略,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现代特色高效农业蓬勃发展的格局。202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1.33万亩,粮食总产43.23万吨。通过各种增产技术措施的组装和优化配套,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继续保持“种粮大县”称号,2017年我县被评为“湖南省粮食生产优秀县”。

十年来,棉油糖肉蛋奶鱼果菜茶供给充裕,越来越多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截止2021年,全县已投产万头猪场有9家,在建4家。据统计,今年,目前我县生猪存栏59万头,能繁母猪5.9万头,年出栏生猪75万头。肉鸡养殖多以养殖湘黄鸡为主,多以年出笼2000-20000羽的养殖规模为主,年出笼湘黄鸡400万羽以上。常年存笼蛋鸡(鸭)100万羽以上,年生产禽蛋4亿枚,产量3万吨。水产品总量1.86万吨。

特色种植是现代农业稳产保供提质增效的典型代表。2022年全县成片种植三樟黄贡椒4万余亩,产量4万多吨,产值5.62亿元,上万椒农每户增收超过4000元,由黄贡椒延伸的衡东土菜相关产业链年产值达50亿元,规模种养专业合作社达550余家,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40多家,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130余个。衡东县三樟镇塔冲村黄贡椒基地负责人单文志告诉记者,近年来,衡东县委、县政府将发展黄贡椒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以三樟镇为中心,辐射石湾、白莲、新塘、吴集等9个乡镇的黄贡椒种植产业带。

“每年7月份到9月份是黄贡椒集中上市的季节,也是三樟镇最忙碌的时候,椒农每天早上五六点就起来忙着采摘、晾晒、打包、加工,今年基地种植的650亩黄贡椒每亩产量达到了1500斤,产值500多万元,又是一个丰收年。”衡东县三樟镇塔冲村黄贡椒基地负责人单文志说。

十年来,我县产业兴农成效显著。黄贡椒方面有“宴上臻”、“兴薇”、“荣乡”、“建衡”等品牌;衡东土菜有“宴上臻”等品牌;霞流镇李花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级产业强镇。其中三樟黄贡椒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且获评“全国十大名椒”;2020年三樟镇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县纳入“身份证”管理的企业共23家,制定了生产技术规程及农产品加工规程的企业3家。

十年来,衡东乡村焕发新气象。十年来,我县以打造“最美县城”为目标,有序推进河西新区、城北片区、城东片区开发,城市骨架全面拉开,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2.5平方公里;加快推进“一核两副”城镇发展布局,大浦镇、新塘镇发展承载力大幅提升。一批棚改旧改全面完成,一批城市商圈加快建成,一批示范社区成功打造,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五治”成效明显,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以上;白莲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马房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南湾村获评全省最美文化传统村落。

走进新塘镇潭泊村,只见路面干净整洁,一座座陈康屋场小别墅掩映村庄之中,村民正在标准化菜园锄草、摘菜,孩童在设备齐全的文娱广场嬉戏玩闹;一幅和谐美丽新画卷尽收眼底依托山水田园,潭泊村着力打造与城市有别的宜居空间,现在村里广场有了,道路升级了,空气更清新,让村民喜上眉梢。

“现在村里越来越美了,村里的生活品质甚至比城里人还要稍胜一筹。”潭泊村村民王奶奶说。

沃野美景如画,振兴阔步前行。十年来,我县始终把特色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的核心领域,紧紧抓住自身农业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全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新格局。通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今,衡东大地一幅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现代农业画卷正缓缓铺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浏览量:
  • 热点排行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