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长江镇围绕“强组织、善治理、增活力,以新风正气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深入贯彻落实“抓重点、治乱象、固根基、建机制”的要求,取得了提振精神、凝聚人心、推动工作的明显成效。
一、主要经验做法
(一)严管理、建机制,持续提升领导班子战斗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镇党委中心组必学内容、班子成员必修主课,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班子成员做到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步调上同频、行动上同力。二是优化政治生态。不断完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划,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三重一大”事项充分酝酿、集体决策,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实施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成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工作中,班子成员身先士卒、靠前作战、带领攻坚。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及时传达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常态化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现任班子成员近5年内未发生违纪违法事件。
(二)筑堡垒、强队伍,持续提升党建工作引领力。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采取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集中轮训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镇村干部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村干部平均年龄42.7岁,干部队伍活力不断增强。三是加强阵地建设。科学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12个村(社区)均建成集民事代办、信息集散、群众文娱、村务公开、村民议事、党员教育为一体的党群活动中心,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一站式需求。
(三)挖潜力、增后劲,持续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立足镇域独特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引导分散农户从小规模生产转变为集聚规模生产,由传统农业转型至新型农业。扶持绍祥、瑞田等农业公司,积极推进项目,做到实施一个项目、培植一个支柱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二是打造特色品牌产业。利用良好交通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工业园区,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竹木加工产业、瓜果加工产业、湘黄鸡等禽肉冷链加工产业,发展以柑桔、蔬菜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竹木工艺品。三是发展休闲农旅产业。重点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旅游点。以镇12.5公里湘江岸线为依托,规划开发休闲农庄、特色民宿、自驾露营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实现湘江沿线休闲农庄、垂钓、烧烤和餐饮功能一体化发展。
(四)办实事、解民忧,持续提升执政为民公信力。一是巩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防反贫监测”、“两不愁三保障”和政策落实“回头看”等专项行动。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发放湘黄鸡苗、油茶补贴,多方渠道解决650余人实现就业。已脱贫户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达100%,特困家庭学生扶贫助学覆盖率达100%。二是强化矛盾纠纷化解。着力完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镇村两级信访网络,实行村党总支书记矛盾纠纷调处负责制,选聘专职调解员充实调解队伍。建立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包案化解督查督办五项制度,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和初信初访调处工作。三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办图书电子阅览室,编排党的十九大精神皮影戏进村汇演,组织开展“最美农家小院”“最美庭院”“文明好家风”“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建设文体广场17个、文体设施23处,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二、成果成效
(一)稳中求进、发展为先,经济发展后劲更足。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省级重点扶贫项目兴农牧业湘黄鸡养殖项目,扶持石桥铺社区艾叶种植基地、石子村衡山黄鸡示范基地、新源村苗木种植基地扩大产能,支持胜利村瑞田生态衡山黄鸡提纯复壮,鼓励侨兴村裕湘种养家庭农场扩大规模,形成了以柘塘村、石子村、侨兴村为主的优质杂交水稻基地,以霞流冲村、石桥铺社区、金富村为核心的生态养猪基地,以石桥铺社区为中心的蔬菜基地,实现全镇12个村(社区)2022年底村集体经济达五万元以上,其中4个村(社区)村集体经济达10万元以上。白南高速征拆建设工作、长江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湘江防洪堤重点河段治理等县镇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和招商引资系列活动。
(二)全力以赴、多措并举,基层战斗堡垒更强。长江镇党委荣获“2021年衡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圆满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乡镇党委换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工作,做到了党员服务群众覆盖率达到100%。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六项行动”落实落地,推行“屋场恳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模式。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开展屋场恳谈微宣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三)为民惠民、共建共享,群众满意程度更高。严格规范低保申请、计生奖扶对象申请等办理程序。加强敬老院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管理,传统节日举办花鼓戏、皮影戏等慈善慰问活动。全年新农保实际缴费人数为8006人。农合实际缴费人数为22422人(其中政府代缴人员为1124人)。新建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动大综窗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告知办事程序,使群众对办事内容和办理流程一目了然。
三、心得体会
(一)竖起“引领旗帜”,强化主体责任抓党建。抓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是关键。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实现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刚性化、工作规范化、运行制度化。加强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职责的管理监督,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考核和党建问责制度,形成书记抓、抓书记,抓重点、重点抓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二)严守“纪律关口”,强化作风建设抓党建。抓基层党建工作,作风建设是保证。充分发挥监督执法问责职能,持续开展纪律作风大整顿行动,加大日常风气监督,加强纪检信访案件办理,落实“一岗双责”;要把改进作风建设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始终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知责明责、履职尽责,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合力。
(三)提振“干事精神”,强化自身建设抓党建。抓基层党建,自身建设是根本。推动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强化人员组织保障,切实从教育管理、机制完善、投入保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加强党建业务培训,充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