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继续关注建党百年专栏《只要主义真》。在革命老区耒阳,有这样一位革命烈士:他虽然不是将军,却胜似将军;他虽然不是将才,却得到了众多著名将帅的器重。他曾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毛泽东对他非常欣赏,视为知己。他,就是谢维俊。
【正文】
谢维俊1908年10月9日出生在耒阳市淝田镇肥美村。1926年夏,经妻兄蒋啸青介绍,谢维俊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之后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成为毛泽东的早期秘书,由于写得一手好字,军事谋略见解独到,毛泽东将其视为知己。
1934年10月,谢维俊随中央军委从瑞金出发,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在行军路上,他积极向群众讲解红军政策,组织地方武装和筹粮筹款等,发挥了“宣传队”和“播种机”的骨干作用。
1935年10月,长征胜利会师。谢维俊被任命为三边(定边、安边、靖边)剿匪总司令,后又被任命为三边特委书记,负责开辟新区。
由于当地情况复杂,国民党军队、地方土匪、反动势力互相勾结,11月28日清晨,叛军突然袭击,闯入特委机关大院。谢维俊举枪射击,奋力抵抗, 直到身中数弹牺牲,仍然屹立不动,双目怒视叛军。此时,他刚刚度过27岁生日。
谢维俊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到瓦窑堡,毛泽东大为震惊,邓小平扼腕叹息,李维汉和李坚真放声恸哭。
1959年,彭德怀在给谢维俊儿子谢孟符的亲笔信中写道“他一生对革命事业是忠诚勇敢的,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值得我们学习,值得中国青年纪念。”